打造智慧社區的要素和目前發展如何
2022-11-02 10:23:30 編輯:bianji2 訪問:
基于國家在“新基建”層面的指導,智慧社區的建設將受到關注并提上議程,一方面,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新基建”中不可或缺的建設環節,另一方面,智慧社區作為城鎮化發展的新戰略,也是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創新模式。
一,政企合作,推動智慧社區系統性規劃。
在城市差異化發展的基礎上,政府與智慧社區建設相關企業加強合作,推動政府從頂層設計入手,進行智慧社區建設的系統性規劃,以此規劃作為基礎,充分智慧社區挖掘配套服務資源,打造以社區為中心的配套服務生活圈,如社區養老,社區醫療,智慧教育,社區政務,社區購物,社區物流等。
二,提升智慧社區基礎配套,建立全場景運營服務體系。
盡管在互聯網,移動通訊,AI,大數據等技術支撐下,智慧社區技術水平已有快速發展,但多主體下的產品開發,仍然難以實現標準統一,互相兼容,建議在智慧社區系統化統籌下,著力推動各產業智能化標準的統一。
大部分逐利的地產商眼里,“智慧社區智慧社區”都是惹眼的營銷噱頭,所謂智慧社區打造只有可以增強直觀銷售亮點,提升售價的基礎硬件,如小區WIFI,打造物業管理與安全服務,智能家居,便民服務這些綜合性智慧社區要素似乎“不在興趣范圍內”。
而面臨轉型壓力的物業公司熱情原本是很高的,但先天不足,低廉的物業費收入讓本應該是主導者身份的物業公司只能淪為各方勢力的資源“接口”,很多時候,物業公司非但不愿意為智慧社區付出,還要收取高昂的“接口”費。
智慧社區市場主導者缺失,除了造成體系偏廢外,還使得智慧社區的參與者之間無法有效利益協同,反過來又加劇了各自為政的后果,提供單個服務的供應商,一旦缺乏有效的主導,逐利性和合作意識的缺乏就極端暴露,都成了“撈錢客”而不是“參與者”。
推及社區智能服務,則涵蓋面更為廣泛,涉及到社區方方面面的服務,如果說開發一個運營平臺搭載所有智能服務,技術上可能不存在太大困難,但因不同領域業務的整合而造成的利益分配問題卻難以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