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社區建設思考與核心技術能力薄弱
2023-05-22 14:59:25 編輯:bianji2 訪問:
當前的智慧社區在公共安全應用基礎采集層面主要通過智能感知,智能采集技術對社區的基本要素進行全面精準化的采集,智慧社區的基本要素采集都是以公安部出臺的社區“一標三實”采集規范,包括標準地址,實有房屋,實有人口,實有單位等基本內容。
在此基礎上很多落實智慧社區的城市相應出臺增強版的要求:上海提出“一標六實”采集規范,廣東提出“四標四實”采集規范等等,同時在智能采集和部署方面進一步提出對于物聯網感知的采集,還包括事件,狀態,感知設備等數據收集,分析以及數據處理反饋等規范。
具體來看公共安全的應用包括微卡口體系的人臉布控,人臉識別,智能視頻分析,智能門禁通行,車輛通行等,物聯網涉及到公共安全的有水壓監測,消防煙感,社區電氣電弧探測,防盜RFID偵測等等實用的應用要求。
社區的公共管理也是典型的智慧社區應用,這其中特別針對社區管理的痛點進行智慧賦能,是建立在安全基礎上的分析挖掘和決策,例如通過對智慧社區鮮活的采集數據進行分析和梳理,以社區的管理模型作為依據,從數據中找規律,找關聯,找內涵,實現基于數據內容的智能分析和數據智能識別,預測等。
核心技術能力薄弱。
主要是智慧物業作為智慧產業應用領域之一,其關鍵技術和高端軟硬件技術的核心能力薄弱,部分領域還需創新發明。
智慧物業實現的是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的全要素連接,而其需要便捷可靠連接的5G網絡技術還在進行商業化運營試驗,物聯網需要的部分傳感器目前還沒有出現,設備故障預測與空間監視智能算法還需數據支撐研究,應用系統數字互通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從云到管到端的全方位安全管理技術還不太完善等,這些核心技術能力的不足,嚴重影響著智慧物業整體效能的發揮,導致平臺生態圈建設滯后。